开国之初的时候,因为人口锐减,连年的战争又使得原本的地主不再是地主了。所以新的皇帝登基,将大量的土地分给普通人,国家基本上没有佃户,以自耕农为主体。这个时候耕者有其田,自然辛勤劳作家有余粮,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在王朝中后期,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量自耕农沦落到身为佃户。穷的人越来越穷,穷到一无所有,穷到拿命去劳作,依旧只能饿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就是揭竿而起之日。
为什么说华夏的农民起义,千古以来就是为了一块田,原因就在这里了。
而土地兼并是一件很缓慢的事情,而‘改稻为桑’其实就是将这件事在具体的区域具体的人中间激烈地爆发开。
‘改稻为桑’听起来是一件好事,国家增加国用,老百姓也能因此获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经济作物当然要比粮食作物有前途。但是站在古代人所处的环境中,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
古代人不像现代人,有了钱哪里不能买来粮食。浙江省一半的人不种粮了,那么大的粮食缺口,粮价会涨成什么样?朝廷说的好是会调粮,但是稍微有点脑子的就应该知道,这中间猫腻太多,更大的可能就是成为粮商以及粮商背后大人物赚钱的屠宰场!
况且就算是有钱就能买粮,钱又在哪里?那个时代的老百姓都是很穷的,青黄不接的时期尚且要饿肚子,自然说不上有存粮存款这些东西了,实际上寅吃卯粮才是常态。
‘改稻为桑’是不可能立见成效的,须得等上三年才能桑叶换钱,这三年里老百姓吃什么?其实这就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用心险恶之处了。三年里面没有积蓄的升斗小民支撑不下去看就只能卖田,不卖田就活不下去。
这种情况下完全是买方市场,买方可以使劲地压价。原本田价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就能够买到田,然后种植桑田...这不是血赚,什么又是血赚?
这些买方说到底就是朝堂上的大佬,大臣或者皇帝都有...他们不会亲自动手,但是他们手底下有人么。
这么个过程其实就是典型的封建时代土地兼并的套路——在荒年间或者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平头老百姓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卖田求得暂时生存,于是地主们低价买田。到了后来就是佃户越来越多,地主越来越大。
连翘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描述这些,描述‘改稻为桑’在实行过程中的种种博弈。有党派与党派之间的,有个人与个人之间,也有个人内心之中的。
说实在的,土地兼并那一套,在封建社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论调。为什么国家一直想要尽量减少土地兼并?除了儒家爱民思想中本来就有照顾弱势小民的传统,也在于混官场的人里头不少聪明人,他们早就看出来了土地兼并的危害。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知道的这样清楚又是另一回事!
后世,只要是正经经过教育的人都能明白这些,但是在古代并非如此。哪怕是以科举为业,立志将来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也不见得真的弄明白了。
好多官员都是死读书一辈子,当官得带着师爷跑的货色,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而乔琏在《权柄》中就是将这件事摆开了揉碎了,再辅以实例进行教学,只要不是蠢的无药可救的,都应该明白的。考虑到这个时代识字相比后世是有门槛的,天然淘汰了一批蠢人,所以这种读者非常少。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所有人感叹是不同的,底层一些的民众不免心有戚戚,同时觉得乔琏这个作者真的很有水平,过去不懂的事,现在却是豁然开朗。而上层一些的士人也颇为意动,才懂得其中道理的人自不必说,就是原本就懂得其中
喜欢女文豪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