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自己先收了黔国公的银子,替他上了求情的奏折。
渎职贪墨。
助纣为虐。
不顾滇南百姓水生火热。
自己合该有此报。
深吸一口气,田之明健步出列,摘下朝冠,俯身叩首。
“陛下,臣……认罪!”
弘治帝不出声。
群臣却不能沉默,就算田之明“识趣”认罪,但罪名到底有多重,却必须“计较”。
立身朝堂,少有人能大言不惭,自己得朝堂上下文武喜欢。
再处事圆滑的人,总有人看不顺眼。
“既以认罪,理当严惩,其罪当诛!”
“虽已认罪,然证据不足,应发大理寺查察,以免有失察之处。”
“臣以为贪墨事应请锦衣卫查察其家私,以免有奸人陷害。渎职罪也应请大理寺调查后再下定论。”
……
表面上看,似是为其“减轻罪责”之人多些,但朝堂斗争经验丰富的人都知:
田之明的罪,直接要求杀了他的人,反而是在救他。
一旦锦衣卫、大理寺参与,只怕不只是贪墨、渎职,会有更多的罪名被添加进来。
最后,一人死,不足以“正法度”,十有八九会连累更多人。
只要连同早年的“旧事”一块儿翻出来,把他死死钉在青史的“恶人榜”上。
如此一来,滇南案牵涉的官员便可从容脱身,以防日后再被陛下“惦记”。
“田之明。”
“罪臣在。”
“你之罪,本万死莫赎。你当除服,但你对不住的人,欠下的罪孽,却需你自己偿还。朕不取你性命。”
弘治帝高坐龙椅,语气低沉。
“非法挣得的家产,你需一厘不留全部用于滇南民生。你还须亲自入滇南给枉死的官员家人赔罪。滇南之事究竟如何,朕要你将所知之事写明,呈堂上供,你可明了?”
田之明豁然抬头,顾不得违背规矩,对着御座上的帝王,眼中滚下两行热泪。
“罪人领旨谢恩。”
本以为自己生路已尽,不想伤嗣之事在前,天子竟也能对自己网开一面。
田之明知晓,只要自己此次抓住机会,日后子孙晋升,绝不会再因此事再遭清算。
三叩天恩,田之明除下官服官帽,昂首随大汉将军走出殿外。
朝堂官员眼观口,鼻观心,皆沉默不言。
大伴苗永立即朗声道:“退朝。”
建昌伯府,收到朝堂传来的消息。
张延龄极为震惊,复又喃喃自语。
“自己总归出了一口恶气,管他呢!”
悠悠背手走进后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对文章重新重读修改,除了一些错别字等小毛病外,居然发现第四章漏了近三千字没有录上……o(╥﹏╥)o难为各位小读者了,另第十四章也略补上了一点情节,大体不影响剧情,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朱厚照第十二次瘫在窗棂上叹气,“沈卿,锦衣卫真的都搜干净了?孤可听穆舅舅说过,这贪官藏东西可厉害了。有在地上建机关密室的,还有在地下挖地道的,墙壁之间有没有什么稀奇?凡是放东西的箱子有没有夹层?哎,尤其是床底下!听说这些个贪官最享受躺在金山银山上的感觉。”
沈越看着小储君一脸贪财的小模样,突然觉得脑门突突地疼。
一国储君,将来可是富有四海。短了谁,也不会短了他的用度。
只得再次回禀:“回殿下,此次宁夏、滇南犯事文武共计四十八名,两地千户所共计抄没金六十万两,银二百三十万两,金银器,古玩字画等无法估算价值,除陛下下旨留六十万两白银补偿两地百姓损失外,已全部运抵内库。”
想了想,又接着补充,“此前,臣自宁夏缴得的十万两黄金,正是朝中十八名朝官的去岁供奉。若陛下降旨,将涉案朝官全部抄家,所得金银应该能比此次抄没多上五成。”
一旁的校尉翻翻白眼,只当自己没听见头儿正鼓动小太子养成抄家的“好”习惯。
校尉转念又想到,难不成文官天生有当商贾的天赋?
这些个官老爷,敛财可是一个比一个强。
做上京官三年,保证十个里面八个家里都有千两白银。
要全抄个遍,估计能堆满至少八个内库。
虽说此地主人徐穆,倒真算两袖清风。
那是人家命好,有皇后这个“亲姐”帮衬,吃穿用度只顾自个儿就行。
别的,不用自个儿掏一个子儿。
可是,这位也是个成天喜欢跟人谈“财经”的主儿。
小太子眨眨眼,皱着小眉头,认真地板着手指头。
忽然,高挂房梁的金铃叮当作响,沈越脸色一沉,绣春刀无声出鞘。
同校尉递过一个眼神,校尉飞一般蹿出窗棂。
瞬息,六名锦衣卫从各方奔出。
“有人闯院,保卫殿下!”
“
喜欢大明小国舅的太师路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