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京畿的燕军大营已严阵以待,只等待东宫传来动手的消息。
然而,太子苦心谋划的这一场逼宫,却从来没能真正地实施。
早朝未半,驻守北疆的戍边军传来千里急报,东突厥薛延陀部属部仆骨叛乱已被颉利可汗阿咄苾平定,突厥大将哥舒海趁势西征,于去岁年初,成功收复西突厥失地。
东西突厥终于于顾利可汗叛乱三十年后,再度统一为突厥一国。
突厥国力大增,阿咄苾和哥舒海尝到甜头,决意乘胜南下再征顺州,完成两年余前未能完成的,伐燕大业。
“…焚烧官府,劫掠聚邑,顺定二州相继失据,太守被俘…”太子手持战报,面色铁青继续读,“顺州守将,中郎王维重,于城破之时立于高墙,高呼羞见太子,自戕殉节…”
他闭上眼睛,再不能继续读下去,眼前脑海都是王中郎沉默又睿智的样子。
再睁眼时,太子已一片清明,抬眼向上,与皇帝若有所思的目光对上。
两人虽然一言不发,但彼此都从眼中看到了对方的心思。
父子两人,想得都是同一句话:“外寇当前,这人,我是杀还是不杀?”
皇帝杀了太子,又能派何人领兵北征突厥护卫江山?
太子杀了皇帝,京中再无卢燕皇室…若是他北征突厥出了意外,难道真要将大燕江山拱手相让?
杀,还是不杀。攘外,还是安内?
东宫中,太子亲近的幕僚已经吵作一团,在长信殿中跪了满地。
连秦老淑人都递来手书,密密麻麻写了整张信纸:“攘外必先安内。殿下当大局为重,万不可功亏一篑。”
就连一向聪醒的李将军也开口劝他:“殿下不可!臣等为了今夜起事忍辱负重,将朝中局面拱手相让,眼看大事将成,殿下却在此时退缩…实在非明智之举!”
太子轻叹:“你只想过我事成,可曾想过若我事败被诛,朝中还有何人能北征突厥?顺定二州百姓,和我燕军戍边枉死的冤魂,靠谁来平复?”
朝堂上,他与皇帝对视那眼,转瞬之间已彼此都有了默契。
突厥来势汹汹,陈家旧将却在之前的政斗之中被清理完全。
皇帝需要人带兵北征,可靠的人选,怕是当真只剩了太子一人。
皇帝不会选择在此刻和太子撕破脸。
可是机遇千载难逢,若是错过,太子心中也没有把握,下一次是否能够再营造一场针对皇帝的灭局。
“殿下…三思啊!您北征在外功高震主,朝中又无人接应,若是今夜不动手,待到出征之后怕是再无机会。”李将军仍在苦苦相劝。
太子抬起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我数万精兵驻守京畿,是为了保家卫国民生社稷,不是为了替我卢睿沽名钓誉。顺州城内的百姓还在等着我,王中郎仍在天上望着我,你要我如何用数万戍边的燕军,去攻打同为大燕军将的羽林军近卫!”
逼宫怎会不死人不流血?
可是突厥来侵,太子却不愿在此时浪费任何一位燕军将兵的鲜血。
“就算我逼宫成功再远征突厥,京城中的朝堂,又有谁是我信得过的人?”太子说,“谁还能一心一意为大燕皇室打算?”
除了同为燕人的皇帝自己。
他怕,比谁都怕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是他又比谁都还要坚定…在皇帝并未打算杀他的现在,太子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弑父一举。
万般无奈之下,李将军将视线投向了一直默默站在远处的泰安,出其不意地问道:“阿凤姑娘,你怎么看?”
泰安能怎么看?泰安想怎么看?
太子看她的眼神中充满着歉疚,而她强忍许久的泪珠终于落下,然而悲伤却被她隐藏在微笑着的面容之下。
“社稷为重君为轻,殿下虽是太子,更是大燕男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强寇来袭,合该齐心协力抵御外敌…在这关头若还不能搁置贪欲一心为国的人,我怕是要瞧他不起!”泰安微笑。
毫不犹豫的赞赏从太子眼中迸出,李将军冷面看着两人默契对视,终究长长叹息了一声,转身离开。
是夜,一切平静。
什么都没有发生。
而第二日的清晨,皇帝于早朝上再度册封太子为镇远大将军,领七万精兵北上。
泰安坐在太子安排的软车厢中,透过窗缝看向领兵的太子。
一切仿若昨日重现,只是那曾经瘦弱的少年,已逐渐成长成参天大树般的男人。
第101章 威风
此番再度北上, 燕军将士心情都不同上次。
出征前没有大典,亦没有帝后带着群臣列队相送, 七万兵将披星戴月,安静得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临行前恰逢小雨,太子一身蓑衣亲往秦家辞行,身后跟着同样一身蓑衣的秦相英。
秦老淑人眼眶泛红, 见到太子俯身下拜:“千载史册耻无名, 一片丹心报社稷。殿下恩义,秦家感念至深, 必当输肝剖胆以报君意,还望殿下万万保重!”
太子送回秦大小姐, 便是将最坏的结局都考虑到。他旁敲侧击秦家留下后手, 将本家年幼的孩子送些出去,免得出了事之后连血脉都存不下来。
喜欢凤灵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