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学院的学生还在学四书五经吧?他们的后辈已经在学治国之策了?这特么是不是太超前了?
而且还是将十年国策编著成了一本书,这种总览大局的书,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了不得的,能够培养出怎么的大局观?
学院怕不是在培养考科举的学生,这是在培养丞相吧?
打开书,果然是十年来的一些大事件,以及处理方法,然后长辈们又懵了,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记录这些国策而已,还有李纲等先生的批注和分析。
其中一道批注特别的惹人注意,因为它的切入点实在太惊奇了,让人根本无法想象,但这些分析和想法哪怕是他,都如同醍醐灌顶一样。
思路之清奇,让人见之难忘。
往后面一看,留名是……徐长生。
再外后面翻,几乎每一条国策后面都有徐长生的批注。
徐长生为了开阔学生们的思路,也算是费尽了心思,每条国策下面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得或许不是十分清楚,但都提供了一种十分另类和新奇的思路。
这本书成书的时候,连学院的先生都爱不释手,每人通宵达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从那以后,见到徐长生的眼神都变得古怪了起来,跟看妖怪一样。
徐长生给出的分析未必就全对,未必就惊世骇俗,但每一条的思路绝对能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如同在榆木疙瘩上敲了一下一样,那是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现代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古代解决问题的思想的碰撞,所以无论是谁,看到这本书后,恐怕都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长辈们哆嗦地开始看每一条分析,可是……灯突然就这么灭了,气得他们差点跳了起来,谁这么缺德,这个时候将灯给灭了。
学生耸耸肩,“每天都是这个时候灭灯,该睡觉了。”
他们也想多玩一会,可是院长大人说,不睡觉第二天哪来精神学习,严文殊先生也会带着人挨个挨个宿舍查看。
长辈们叹了一口气,“你们平时就学这些?”
学生们点点头,“对啊,其他学院不学这些吗?那当官以后怎么解决问题?”
长辈们:“……”
这些学生该不会以为,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学这些吧?
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实策啊,光是眼光和大局观,这群学生恐怕已经远超……
长辈们脸色古怪得很,他们确定了一件事,徐家子的学院真的是在培养丞相。
对了,今年的科举,也不知道徐家子的这些学生会不会参加,他们无法想象,到时候会是个怎样的现象。
此时,长孙皇后的小楼,李二也准备睡觉了,不过睡前还在想,皇后说今年的科举,会给他一个小小的惊喜,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惊喜?
第118章
第二天一大早, 李二还有他的官员们是在学生们的齐声朗诵中醒过来的。
仔细一听,读的是《大学》中的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声中, 明明还能听到不少幼嫩的声音, 连李世民都不由得惊讶的道, “小班的同学该不会也在学《大学》了吧?这可是科举的终考内容了。”
长孙皇后摇摇头,“这倒不是, 他们只是跟着大班的学生一起朗诵而已。”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然也学得太早了, 不过,这么早就耳濡目染这些,以后学起来还不得特别简单,学院的氛围真的不错。
一群大臣也十分好奇的从学舍门口路过, 他们以前可没遇到过一个学院的学生齐声朗诵的, 这声音听着就让人摇头晃脑的特别舒服,他们都是读书人,特别喜欢读书声, 不由得就对这些学生多了一些好感。
往学舍里面一看,就看到一个个小罗卜头,张红着脸,仿佛要使尽最大的力气一样在朗诵。
不仅先生们喜欢他们读书的声音, 他们自己也喜欢。
小班的同学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但大家一起读, 还声音一致,他们可喜欢了, 每天早上的朗诵,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一个个小同学,脸上兴奋得跟红苹果一样,看得一群大臣又是好笑,又有些震惊,“在如此氛围下熏陶出来的学生,一点也不会比那些书香门第的差吧?”
“等他们长大以后,我大唐恐怕会出不少人物啊。”
读书人,环境的重要x_ing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无论天资如何的了不得,如果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最终也会泯灭于众,而天资不及者,如果读书环境好,又有名师,未必就没有惊人的成就。
特别是昨天和自己后辈住的那些看过《十年科举三年模拟》《十年国策》的大臣们,心中更是感叹,那些只知道学四书五经的学生,怎么和这些学生比?这些学生可以说每天都在科举的题海中度过,而且学的还是实策,那是正儿八经解决问题的学问,不仅和科举紧密结合,还拓展到了实用阶段。
当然知道这些的也是个别大臣,十分默契的什么也没有说,他们还想着他们其他后辈也来学院学习勒,回去之后就偷偷摸摸开始安排,人多了竞争可就大了,这些大臣心里明白得很。
心照不宣。
徐长生起床后,就安排这些大臣医官们去食堂吃早饭,让他们也体验了一把食堂的丰盛。
一群大臣吃得那个开心,“学院的食堂居然比我们伙食还好,真是羡慕啊。”
“这些学生的生活真好,跟世外桃源一样。”
不过听
喜欢大唐理工学院【完结+番外】下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