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时光荏苒怎评说(二)
“前殿?”陈娇惊讶道,“怎么今日的朝议,弄得如此之晚?”
这个答案,陈娇很快就从刘彻那里得到了答案。刘彻用完膳后,对她叹息道:“其实,是为了一个案子。张汤和弘卿相持不下,才闹到这么晚的。”
“什么案子啊?”陈娇好奇地问道。
案子倒是简单,说是治县的一个女子,丈夫出海身亡没有回来,半年后其父母将她改嫁给他人。后来被人告发,张汤根据律法中“夫死未葬而嫁者弃市”的规定,认为应该判处死刑。而公孙弘则认为,改嫁乃尊者之意,无淫行之心,应判为无罪。两个判决相对来说,当然是后一个更加合理些。但是张汤所坚持的是,法不可轻废,所以双方便僵持上了。
陈娇只一听,就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情并不仅仅是一个案子的判定这么简单。她立刻联想到了,在后世史书上非常著名的,盛行于两汉的“春秋决狱”,这个案子中,公孙弘的判定,就很有些春秋决狱的影子。所谓的春秋决狱,又称引经断狱,经义断狱,它实施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断狱时重在考察犯罪者的主观方面,以其原心定罪,这与一切按照客观定罪的秦律以及在秦律基础上生成的汉律的客观精神都是相违背的。单从这个案子上看,公孙弘的判法当然更合理些,可是想到春秋决狱最后在张汤手中发展到了腹诽亦罪的地步,陈娇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阿娇,你觉得,案子该怎么判?”刘彻见陈娇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开口问道。
“我?”陈娇歪着头想了想,说道,“若只是这一个案子的判法。倒也简单。只是陛下,律法可以不尊这个口子在这里开了,往后遇到礼义和律法冲突,到底以何者为尊?陛下想过没有?”
刘彻一听这话,眉头也是一皱,说道:“其实朕的犹豫,也是因为这个。弘卿的心思,朕也明白一二。他无非是希望能够将我朝律法从他们儒家的角度重新注解。这次地判案只是个开端。”
陈娇知道,就如同刘彻所说,这一切只是个开端,从公孙弘春秋决狱始,历代名儒一直对注解律法情有独钟,他们孜孜不倦地通过这种注释方法,架空律法以儒家经义作为断案标准。律法儒化过程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唐律出现。终于实现了儒家精神与法典的完美结合,从此之后,大儒们才对注解律法失去了兴趣。律法儒化,使得中国的古代法典具有将道德准则和律法条文相混杂的特点。
往好处说,春秋决狱。对汉律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改造,去掉了其严酷的一面,使判案更富机动性,降低了冤假错案发生的可能。往坏处说。它破坏了法律地至高地位,使律法成为可以随意曲解的工具,往极端处发展,还出现了腹诽这样的罪名。
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陈娇倒是真说不出什么解决的方法,她只叹息着,将春秋决狱的好与坏和刘彻全说了一遍。
“腹诽。”刘彻玩味着这个词语,说道。“诽谤亦非罪,何况只是腹诽。”
看着刘彻不以为然的样子,陈娇暗暗感到有些荒谬。虽然如今他也认为腹诽非罪,可历史上,他却是亲自做实了这个罪名的。不过,这个世界地很多事早已经随着余磊和她的到来而改变了,那个发明了腹诽罪名的张汤,如今不也在和公孙弘抗争。反对采用春秋决狱么。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究其本心,却是说易行难。律法确是需要改革。但是我也不完全赞同一味采用春秋决狱法。”陈娇如是总结道。
“这一点上,阿娇你倒是和张汤不谋而合。”刘彻说道,“改革律法,从文帝时开始,朝廷就一直在做。便是朕继位后,也一直在勒令张汤、赵禹二人修典。毕竟现在的律法承袭秦律而生,无论如何还是太过严酷了。”
“你辛苦了一上午了,好好休息一下吧。葭儿应该醒了,我去抱她过来。”陈娇摇了摇头,说道。
听到这话,刘彻也从政事中摆脱出来,笑着说道:“葭儿今日还好吧。没有再哭闹着要回侯府吧?”
“总是要个过程的。”陈娇笑了笑,说道。小刘葭在侯府住了好长一段日子,最近才搬回宫中,因为不习惯周围地环境,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哭闹不休的。
“父皇,父皇。”刘葭看到刘彻,立刻毫不客气地往刘彻的怀里钻去。也许是因为刘葭是第一个从在娘胎开始就让刘彻感到担心的孩子,刘彻对她地宠爱也的确超乎任何孩子之上,这使得刘葭对于自己的父亲根本毫无畏惧之意,反而陈娇这个母亲更令她有畏惧感。
“葭儿过来,父皇抱一下,好像又重了哦。”刘彻开怀大笑道。
“父皇,回家,哥哥。”刘葭此刻还只能说几个简单的单词,但是却已经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刘彻和陈娇无奈地对视一笑,转头教育女儿道:“这里就是葭儿的家。我们已经在家里了。至于你的小光哥哥,他不住我们家。”
“回家,哥哥。”刘葭倒是十分执着,见一向疼爱自己的父皇不理会她地要求,大大的双眼开始蓄满泪水,眼看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迹象。
“你啊,真是服了你了。”刘彻似乎对这个女儿也十分无奈,他抬起头,对陈娇说道,“找个时间唤霍家那个孩子进宫来吧。葭儿才回宫,难免会不习惯。”
陈娇好笑道:“没见过你这
喜欢何处金屋可藏娇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