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覃九寒并不知道,那日躲在枇杷树后的人是谁,自然也就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他最近比起以往要更忙碌些,出了正月的时候,朝中忽然有传闻,说是梁帝要下青州府,大抵是要过来拜圣人庙。
虽是传闻,但既然传出来,那不是绝对,也有七八分的可信。果真,春分之后,天气转暖了,正是适宜出行的时候,朝中忽然便有圣旨下来了,说是梁帝要亲临青州府,同行的还有最近颇受盛宠的太孙,至于太子梁喻,则是要留在京城。
梁帝亲临,再加上小太孙,这队伍不可谓不贵重,路上的安危,自然有御林军操心,但是青州府的诸事,却是要覃九寒提前做好准备的。
不过,因为前世的记忆,覃九寒将梁帝的性子拿捏得十之八/九,招待之事处理起来,虽然庶事繁多,但到了他的手上,样样都迎刃而解了。况且,青州府素来是历任皇帝巡查的地方之一,因此官员们也都很对于此事有几分熟悉,实在不知道的,也能按照旧例,倒不至于弄得手忙脚乱。
梁帝一行人慢悠悠从京城逛过来,到达青州府的时候,已经是仲春时候了,正是青州府景色最宜人的时候。百花盛开,娇娇垂柳,微风拂面,湖水荡漾,搭配历史悠久的古城楼,即便是见惯了京中金碧辉煌的巍峨城楼的众人,也都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处处带着文化气息的青州府。
尤其是覃九寒来了之后,更是将这份古朴发挥到了极致。比起那些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知府,覃九寒则淡然了许多,他虽然也不想浑浑噩噩度过在青州府的时光,但他到底没有那般急功近利。于他而言,有妻有子,便已经是上天给他最好的馈赠了,其余的,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自他来了青州府,便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青州府的官场势力和风土人情了解了个彻底,才开始自己的施政。他最先下手的,便是青州府的风貌一事,在这件事上,他始终坚信,最原始的,反而是最适合青州府的,作为一个古城,建那么多同古城相违和的庭楼,乃是最愚蠢的做法,简直能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形容。这座城,原本便有倾城之貌,只需抹去那些浮尘,便能轻易重新攫取那些文人骚客的目光。
他集结了青州府数百名匠工,这些匠工都是最擅长青州风物的,将青州府稍有历史的地方,都一一作了保护性的修缮,在令其焕然一新的同时,更是让其保存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因为本来就不是推翻重建,耗费的时间很短,但是效果却十分明显,往日里破败的古院落,老旧的古城墙,都被修缮得古朴而完善。这令本来就是十分善于思考的青州人,也得到了思路,明白增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还不如恢复其原有的古朴风貌,也都跟着修了修自家的院子。
青州府虽然不是富庶的地方,但是读书风气盛行,比起吃喝花用,更多人愿意将钱财用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于吃喝玩乐一事,反倒没有那么乐衷。因此,不少城中百姓都跟着修缮了院子。
这么一来,青州府城内面貌一新,这种“新”,并非那种改头换面的“新”,而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新生的城,青州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古朴气息。但同那些古城相比,青州府又多了几分宜人居住的感觉,将古朴与宜居完美融合,让一个古城,真正的生动了起来。
原本还有几分轻蔑的京中子弟,对于这所谓的古城,还是有几分不屑的。对于这些在繁华的京中呆惯了的纨绔子弟,大概觉得下江南才是好差事,至于青州府,哼,只有个死了好几百年的书呆子的庙,哪怕是跟着皇上来,那也是吃苦受累的差事。
但没想到,一被迎进城门,这些京中子弟还真的有点诧异,矜持些的还端着架子点点头,嘴上淡淡赞一句,“倒还算是值得来一来”,而那些不矜持的,已经仗着自己在人群中没人发现,正大光明四处打量起来了,还在心底琢磨:
这青州府倒是真有几分模样,小爷平日里虽然不喜看那劳什子的书,但今日在这城里一走,还真的有点想抱着本书看一看……诶,那座宅子里井边那个看书的女子,长得倒是一般,倒是这沉稳的气质看得小爷有点心动。
至于早就来过青州府一次的梁帝,最是欣喜,面上露出喜色,吩咐身边大太监道,“你去吩咐伺候祉儿的奶娘,把祉儿抱过来,朕也要让他瞧瞧,这就是咱们梁家的江山,梁家的天下!”
大太监见皇上兴致正浓,忙小跑出去。大太监一走,谈兴正浓的梁帝,忽然便将目光落在随行的覃九寒身上了,他眯眯眼,似乎是在琢磨什么,随即道,“哦,朕想起来了。你是当初那个外放的探花郎,朕还记得,你那时是自请外放的,倒是真干出了些实事。先是在那个小县,现在是青州府,你倒是有些真本事。”
覃九寒拱手,他并未十分受宠若惊的模样,虽然恭敬得让人挑不出错处,但是也不是那种将自己放到尘埃中的低下,他道,“皇上过誉了,臣不敢当。盂县之事,乃是周大人为了民生考虑,才把臣作为典型。至于青州府,臣不敢居功,青州府本是圣人行迹之地,处处福地,臣不过是恢复原本的灵气罢了,并未有何新举。”
梁帝本来也就不喜欢那种老爱夸赞自己丰功伟绩的臣子,作为皇帝,他本人并没有什么政绩,完全就是在啃先帝的老本,所以自然也不喜欢吹
喜欢权臣娇娘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