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位老人的反应之后,徐拙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他来到厨房,根据手机上搜到的那些教程,开始寻找做这道美食要用到的配料。
首先是荞麦面,这是做扒糕必不可少的配料。
徐拙从冰箱的冷冻室翻出一包荞麦面,不算多,但是做扒糕是足够了。
除了荞麦面之外,还要用到一些配料,比如胡萝卜丝什么的,凉拌时候加进去比较好吃。
当然了,这个很随意,没有胡萝卜的话也可以用黄瓜之类的代替,这玩意儿基本上跟凉粉儿凉皮之类的食物差不多。
都是加工成型之后凉拌,至于怎么凉拌,那就完全看个人的口味了。
觉得怎么好吃就怎么凉拌。
比如可以用醋和辣椒油做成酸辣的,也可以用蒜泥陈醋做成蒜醋口味的,还可以像做凉面那样往里面放芝麻酱增加香味儿的。
反正这道小吃的自由度很高,加什么全看个人口味的选择。
家里没有胡萝卜,这会儿不是季节,不过有黄瓜和绿豆芽,徐拙打算等会儿用黄瓜和绿豆芽来拌。
做扒糕这道美食,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水和面。
对于徐拙来说,这应该算是他的老本行了。
荞麦面倒入一个盆里,然后往里面放入一些食盐和一些花椒粉,其实要是有黑豆面的话,往里面加一点吃起来会更香一些。
不过家里没这玩意儿,徐拙也就没有强求。
他把这些料在盆里搅拌均匀,然后烧了一壶开水,准备和面。
扒糕的做法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烧一锅开水,然后将拌了食盐和花椒粉的荞麦面倒进去搅拌,搅拌成粘稠的糊糊之后就关火。
然后借助冷水,把这些糊糊冷却一下拍成小饼,然后放在冷水中彻底凉透,然后再开始制作。
而另一种做法,则是把把荞麦面用开水和成粘稠的面糊,然后借助冷水做成巴掌大的面饼或者放在碗中,直接上笼蒸制。
足汽蒸制二十分钟,扒糕就算是做好。
等到彻底冷却晾凉后就可以改刀进行凉拌了。
两种做法区别不大,都是让荞麦面熟成后进行冷却定型。
相对来说,用锅熬煮后再搅团的做法含水量比较高,比较适合摆摊,因为里面含水量大,所以分量更多嘛。
而蒸制的方式比较适合家庭制作,这样更能品尝出荞麦面那种筋道的口感。
因为今天是自己家人吃,徐拙自然用了第二种方式。
当然了,这里也有他懒得洗锅的缘故。
水开后,徐拙一手拿着水壶,一手拿着筷子开始和面。
和面之前,要先把蒸锅加水放在灶上开始烧,这样面和好之后就能直接上锅蒸制了,比较节省时间。
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往盆里加入开水,用筷子把荞麦面搅打成团,最后变成比较粘稠的面糊。
这种面糊有点像烫面,黏性很高,不能直接用手去抓,不然会黏在手上的。
面糊一定要多搅几遍,确定里面没有生面粉结成的团才行,不然这些小疙瘩掺在扒糕中,吃的时候假如咬到,会有种吃到石子的感觉,非常硌牙。
面糊搅打好之后,蒸锅里的水也差不多开了。
徐拙掀开锅盖,放入硅胶蒸垫,把面糊端过来,开始入锅蒸制。
他端来一大碗冷水放在一边,先用手伸进冷水中湿一下,然后抓起一团面糊,快速拍成一个厚厚的面饼。
放入笼屉上之后,把手重新放在碗里蘸水,继续制作。
等到所有面饼全部放进蒸笼中之后,盖上锅盖,蒸二十分钟。
趁着这个时间,徐拙开始准备吃扒糕要用到的配料。
切一些蒜末,炸一点辣椒,炒一点花生米,澥一些芝麻酱,最后还要准备一些芥末油。
其实澥芝麻酱的时候往里面加点芥末油也行吃起来味道会更好,不过考虑到两位老人不一定能吃芥末,所以徐拙没忘芝麻酱里放。
等会儿开吃的时候,假如觉得芥末味道淡的话,再单独放也不迟。
接下来,徐拙将黄瓜切成粗丝,把绿豆芽焯水过凉。
等锅里的扒糕蒸好,他这边的配料也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用锅铲小心的把这些扒糕从蒸锅里取出来放在大托盘上,然后放在空调口附近加速冷却。
这时候两位老人已经有点跃跃欲试了。
毕竟这是记忆深处的美食,哪怕当时吃着味道一般呢,但是几十年后重新回味,味道自然会变得不一样。
差不多过了半小时,这些扒糕的温度彻底降了下来,也算是彻底定型。
刚刚从蒸锅里取出来的时候,这玩意儿软乎乎的,让徐拙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因为没有技能而翻车了。
但是现在,摸着这些手感发硬的扒糕,徐拙才算是确定没有翻车。
端着这些扒糕回到厨房,徐拙开始制作。
这会儿已经到了中午,于可可也有点饿了,加上没吃过扒糕,所以跟在徐拙后面,见徐拙开始做了,就拿着手机拍摄。
这种冷门美食,就得做出来让大家看看。
其实这种吃荞麦面的方式并不是京城的独创,整个北方地区几乎,包括山西、内蒙、河北等地,也都有类似的做法。
荞麦本就性凉味甘,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特别适合夏季的高温天气食用。
食疗本草言其“实肠胃,扒糕益气力,续精神”;随息居饮食谱说它“开胃宽肠,益气力,御寒风”;中国药植图鉴则
喜欢美食从和面开始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