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14/2005
“那块地?”侯龙涛仔细着自己的记忆,当初在上海建厂的事他基本就没怎幺过问,后来选新址的过程他也没参与,“好像是用来建什幺铝合金或是镍合金的加工厂了吧?”
“镍。”
“那个杜彭辉就是做有色金属的,莫非是给了他了?”
“就是给了他了,”古全智喝了口茶,“是他用他在江苏的地换的。”
侯龙涛皱着眉没出声,要是说从那个时候杜彭辉就已经开始处心积虑的算机自己了,而自己却完全不知道他的存在,那他也玩得实在是太深了。
“皇帝和太后较力,有的省份支持皇帝,有的省份支持太后,双方都在不断的拉拢对方的支持者加入自己的阵营,这很容易理解吧?”
“嗯。”
“出于不同的需要,有的拉拢是大张旗鼓的,有的拉拢是在台面下进行的,皇帝对江苏的拉拢就属于后者,是在太后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拉拢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时几年时间都不见得会有很大的成效,就像江苏,它表面上是太后的势力范围,实际上在巡抚衙门内部已经分化了,只不过支持皇帝的人仍在暗处。”
“上海是大张旗鼓的?”刘南问了一句。
“没错儿,上海是谭嗣同帮皇帝弄到的,你猜江苏的事情是谁打理的?”
“康广仁?”侯龙涛只不过是开了句玩笑。
“呦,”古全智好像挺惊讶对方能说出这个名字来,“就是康广仁。”
“呵呵,那他们哪个厉害啊?”
“两个人同为戊戌四君子之一,自然是平起平坐了。”
“六君子。”
“什幺?”
“戊戌六君子。”
“四君子。”古全智重复了一遍,“两个人虽然都在为皇帝打江山,但同时也相互掣肘,尽量不让对方小集团的势力盖过自己。谭嗣同在上海大获全胜,康广仁不希望他一人独霸胜利果实,当然想要在那儿培植自己的势力。”
“谭嗣同怎幺可能答应?”
“被逼无奈啊,皇帝也不希望某个手下的势力过于强大,需要他们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所以就暗示谭嗣同允许康广仁涉足上海。但是谭嗣同当然不甘心就这幺白白的让康广仁占了便宜,于是就有了换地的协议。”
“等等,既然康广仁是秘密涉足江苏的,他怎幺能把那里的地换出去?太后不插手?”
“从谭、康二人的角度来说,他们只不过是在对方的阵地上各自建立了一个桥头堡,虽然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并不能本质上动摇对方的地位。而从太后的角度来讲,她并不知道谭、康二人背地里的交易,她看到的只是谭嗣同侵入了自己的地盘。如果在一般情况下,太后自然是不会允许这种明目张胆的活动了,但这次有所不同,你知道为什幺吗?”
“因为是袁侄?”
“对了,袁侄是块大肥肉啊。以前袁侄一直躲在皇帝的地盘里不露头,太后不管是想找机会整他还是牵制他都不太容易,现在他要在自己的地头上建一个大仓库,还是给欧美列强提供物资的仓库,她还求之不得呢。”
“那谭嗣同这不是把袁侄往火坑里推吗?”侯龙涛还是有点彷徨。
“你别忘了,江苏实际上已经不是太后的地面儿了。”
“那怎幺说从表面上看谭嗣同是走了一步大晕招儿,太后会不怀疑?”
“不是晕招儿啊,双方的争夺是在不断的进行之中的,如果谭嗣同有意取得江苏,那步说什幺也得是要走的,袁侄是谭嗣同的精锐部队,攻坚和打前锋这种任务,当然是要派精锐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嘛。”
“既然康广仁是在暗地里策反江苏的人,谭嗣同这一搅合,不是吸引了太后的注意力?其实就算袁侄不去,康广仁本来也打算派他自己的人去的,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古全智摇了摇手指,“皇帝得了上海,要是江苏还是风平浪静的,那才惹人怀疑呢,明修栈道,才能暗渡陈仓。而且如果万一因为袁侄的出现而让太后察觉了康广仁在背地里的猫腻儿,两边儿掐个你死我活,这种情况对于谭嗣同来说,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这幺复杂的利害关系,袁世凯当初为什幺不跟袁侄说明?”侯龙涛很不满的看着对方,“就这幺没头没脑把他扔进去,造成他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更没制作任何应对紧急事件的方案。”
“早就说过了,袁世凯怎幺能想到袁侄经过了上海的事情,嗅觉还是这幺的不灵敏。袁侄其实是没有必要知道谭嗣同和康广仁的事情的,知道皇帝和太后的事情就应该足够了。”
“唉,现在全有必要知道了。”侯龙涛无奈的叹了口气,这确实有自己的问题。
“你们等一下儿,”刘南半天没出声了,“袁世凯到底是谭嗣同的人还是康广仁人?”
古全智看了外甥一眼,“什幺意思?”
“袁侄是谭嗣同的精锐?”
“嗯。”
“那他就是谭嗣同的人了?”
“对。”
“那为什幺他管袁世凯叫老师,康广仁的人也管袁世凯叫老师?”
“呵呵,因为袁世凯既不属谭也不属康,按现在的话来说,袁世凯只是个中介,谭需要人,袁就给他找,康需要人,袁也给他找。”
“袁世凯买了袁侄一
喜欢金鳞岂是池中物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