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业要想加强巩固北庭军价值观,他决定在军中发行一种小册子,宣传这种勇于战斗,忠君报国思想,把卫青霍去病,还有陈汤马援,张骞苏武等人的事迹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让他们知道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让他们感动于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不辱使命持节归来,天下人景仰其节义。也让他们知道十三将士归玉门,什么是汉朝版的不抛弃不放弃。
他照例把这种事情交给岑参来做,让他把故事写得深入人心,把他们的精神讲得透彻一些,让一些文盲也能领会其中的意义
北庭军中有不少的胡人,这些人多少不识字,各个校尉团中也有识字的人,他要求这些人不断地给他们讲这样的故事,一遍遍地使得他们的价值观趋同,而且讲的时间长了还有一种传销洗脑的感觉。
岑参得知他的决定之后,第一次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完全不必要。
按照岑参的话来说,底层的小兵卒没必要培养这么高的觉悟,一支军队的主官的思想觉悟就能够代表这支军队。岑参的言下之意是只要中丞你本人觉悟够高,还有段秀实、田珍、臧希晏这三位军使觉悟足够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人,只要能听话,战斗勇猛就只够了。
李嗣业感觉不应该这样,不能抹掉每一个小兵的作用,从古至今小人物改变历史的事情还是有不少的,再说军队不就都是一个个单兵组成的吗,形成战阵的时候他们依然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权力告诉做出选择并且主动维持下去。
岑参得到命令后,立刻下去盘桓准备这件事情,李嗣业还特意从都护府的府库之中提出两千贯来支撑岑参的行为。
这件事从岑参开始牵头,由他亲自设计范文姘体,李嗣业专门请来雕刻木版的师父,雕刻出全文所需要的一百多个活体字,然后排版印刷,让雕板匠领会到李嗣业的奇思妙想心中大为感佩,一不小心就把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给发明了出来。
忠义谱最先在瀚海军中发放,为了防止兵卒们当做厕筹或当做干柴给烧了,他规定把携带书册当做了北庭三军的内务条例,每天都要检查一遍。
这本册子的名字叫做忠义谱,听起来有点儿五毛钱连环画的味道,当初他还设想准备图文并茂,但由于美术水平较差,就不必如此完善地做了。
除此之外他在北庭的工作进入了没有目标的状态,因为到现在为止,他围绕成为安西节度使这个目标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从各个方面来看,他就算做的很圆满也不能达成功劳足以代替高仙芝的程度。北庭周围不具备立下战功的敌我条件,没有大唐的敌人等着他厮杀。
这本身就是件让人干着急的事情,只要高仙芝不犯下足以影响前程的过错,他是不会被任何人给替代的,而眼下高骄傲自大的毛病还没有泛滥起来,李林甫和皇帝都对其非常满意。
难不成要用文艺来创造前途,但在文艺这方面,他对古代乐器的了解几乎是盲人摸象的境地,琵琶箜篌一概不会谈。照搬了这样一个曳步舞,但也不能够长时间吃老本,况且他也不能够保证靠音乐就可以上位。
这一日李嗣业正在城外给瀚海军的一部分发放忠义谱,发放完成后刚刚回到出城门口。城中有一家粟特商户死掉了男人,正在抬棺出殡。城中的所有死去百姓的栖身之地都在城外的山岗上,这商户的棺材周围簇拥着十几人,缓步往城门处走来。
本着死者为大的原则,就是他这个北庭节度使,也要主动给棺材让路。
这些抬棺的人走的速度不快,其中直系亲属穿着白衣拽着绳索跟在后面,发出呜呜悲痛的歌声。队伍后面有两个手拿圆喇叭嘴,嘴对着类似笛子的东西,呜噜呜噜地乱吹,给人一种互吹一气的感觉。
这两个用来横吹的乐器他突然想不出它们真正的名字,只是隐隐地感觉很熟悉。等送葬队伍走出城门,举着灵幡恍惚的即将消失在道路尽头。他才突然想起这乐器原来是唢呐。
怪不得他没有将这种乐曲认出来,实在是因为古代的唢呐和现代相比差得远了,看上去又粗苯又重。唯一的相通点就是他们都具有喇叭状的嘴,其他的方面还要做许多改进。
李嗣业勒马在城门口停下了,他感觉这送葬的队伍回来时,还会经过这城门,只要在这里等着就能碰到那两个唢呐手。
岑参不知道中丞为何要守在这里等人,也耐心地跟他站在一边等待。
等到那两个横吹手回来,提着唢呐神态疲惫,可能是这东西太重太费力,导致吹个几分钟估计就承受不住了。
李嗣业给身边的燕小四使了一个眼色,他立刻上前去拦住了两名横吹手,直接两当地说道:“你这个东西我家阿郎很喜欢,可否出个价格卖给我们。”
两个横吹手面面相觑,他们一直从事很晦气的傧葬吹奏,就连他们手中的唢呐一直被人们误以为是不祥的乐器,无法和琵琶和古筝等高雅乐器相提并论,怎么还有人稀罕这东西。
两人正在发懵之际,燕小四已经主动给出了价格,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大串铜钱,伸手扔进了对方的怀里。
两名横吹手把两个唢呐都放了下来,李嗣业伸手拿起一个,一边翻身上马,往节度使府邸方向走去。一边在马上研究其这唢呐的构造,得出一个结论,确实和后来改造的唢呐不太一样。
喜欢盛唐陌刀王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