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锋指挥的右翼原本是防守的,但却率先挑起了战事,其办法很简单,把独立的炮兵单位向前支援,穿插到东方军团的方阵间隙之中,然后往前沿部署火箭弹,支援的炮兵单位在命令尚未下达之间就已经部署到位,在得到了统帅部的许可之后,高锋命令火箭营、工兵团往前沿布设火箭弹,袭击清军大阵。
随着命令下达,三十多辆辎重运输车从后方前进,穿过了各方阵之间的间隙,进入前沿,布设地点都是选定好的,地面平坦,少有起伏,方便车马进入,而使用的火箭弹不是陆军的重型火箭弹,而是轻型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不用依赖专业的发射车和发射槽,只需要一根三脚架,把火箭弹架设在上面,点燃就能发射,射程与重型火箭弹差不多,只是威力小一些,也没有那么多的弹种,非常方便,这种便携火箭弹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只以来三脚架,使得其精度非常低下,其次,这类火箭弹安全度很低,毕竟没有陆军那种标准的存储发射箱,所以不能大规模生产运用,只能临时装填火药,现场组装的火箭弹存在各类问题,威力不同,射程不同,甚至成功率也难以把握,因此多半用于袭扰战或者阵地战,这类火箭弹清军在青州大营见识的很多。
马车把发射手和火箭弹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发射手小心翼翼的打开盛放火箭弹的箱子,把重达五十斤的火箭弹从草团和棉絮之中抱出来,也不敢放在地上,等着另外的同伴展开发射架,再行放置。
李明勋对这个流程非常熟悉,但在望远镜里看到,一处瞄准中原新军的发射阵地上,士兵们大大咧咧的搬运火箭弹,甚至有的火箭弹摔在地上,而布设的三脚架也没有按照操典规定间隔超过五米,他便知道这有猫腻,李明勋笑道:“高锋这个家伙,虚虚实实,一下布设上千枚,岂不是要吓死对面的清军。”
正如李明勋猜测的那样,这一千枚火箭弹里,只有两百枚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使用竹子木头随手造出来,用沥青涂抹成黑色的,目的就是逼着清军出兵,破坏这些火箭弹。
果然,随着右翼往前沿布置了大量火箭弹,清军立刻做出了反应,西北绿营军团中分别疾驰出四支骑兵,向着火箭的发射阵地冲击而去,而在他们身后,则是运动着四个步兵大阵,以为后继,而这正中高锋下怀。
实际上,高锋能耍弄这种以假火箭调遣敌军,打乱敌人进攻节奏的手段,主要还是在于明清联军布置有问题,从一开始进入战场,联军便是抢占了四号高地,东西展开了大队兵马,攻守态势一目了然,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双方前沿的距离太远,超过了两千米,一些地方,比如宽大的右翼甚至达到了两千五百米。
这种布置是超出常规的,如果明清战争中,双方战线间隔也就六百米到八百米,限制骑兵在中央机动,而到了中清战争中,因为合众国陆军的远程火力,特别是十二磅野战炮这种能随大军机动的野战炮加入,阵线便是超过了千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布阵集结的时候就遭遇炮击,然而自从清军见识了合众国的火箭弹的超远射程和超强杀伤力,这次大决战敏锐的把阵线拉开到两千米以上。
实际上,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极端错误的,火箭弹不是加农炮,无法在步兵阵列之中使用,即便是高锋向前布设火箭弹,也距离前沿超过百米,以保证步兵方阵的安全,在野战中,不可能把火箭弹放置在己方步兵阵线后发射,如果那样,被击溃的就不是敌军,而是友军了。
实际上,火箭弹就是攻城用的武器,根本不是野战武器,如果不是清军把距离拉的太开,高锋也不会让人使用这类武器,实际上,根据陆军的演习经验,即便是对方有火箭弹,前沿也只需要与敌人拉开八百米左右位置即可,在这样的空间里,敌人若在前沿布设火箭弹,前沿线列步兵的远程齐射和加农炮的射击就会打断敌军的火箭兵,即便是敌军在步兵后布置好火箭弹,再行撤退使用,那线列步兵也可以采用‘快步’冲锋步法,以每分钟八十米的速度冲锋,直接趁敌军撤退,将敌人的步兵方阵打崩溃。
最愚蠢的就是清军目前的应对方式,为了安全,大踏步的拉开距离,一旦对面使用火箭弹,蠢笨的步兵大阵根本来不及反应阻止,火炮也是够不着,只能让骑兵去阻止,而骑兵只能以密集的阵列去冲严阵以待且加强了火力的陆军方阵。
勿邀正正之旗帜,勿击堂堂之阵。此乃兵法之铁律,清军不是不懂,但他们更难以接受上千火箭弹覆盖前沿步兵大阵的结局,那可能会直接导致两个重兵集团的大崩溃。
至少有十二个炮兵连被塞进了东方军团各方阵的间隙之中,这十二个炮兵连并不属于第四军,而是临时调遣增强的,临时组建的炮兵团,十二个连里有三个重炮连,都是六门十二磅加农炮和两门510公斤,6倍径的重榴弹炮,四个轻炮连,装备的六门六磅炮和两门210公斤重,4.6倍径的轻型榴弹炮,其余都是飞骑炮连,以四磅炮和轻型榴弹炮为标配。
随着清军的骑兵浩浩荡荡的冲击而来,火箭弹发射阵地上已经乱作一团,
喜欢七海扬明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