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晚的声音传了过来:“张然,这么晚给我打电话有事吧?”
张然简单把事情讲了一下,然后开始说自己的想法:“星辉缺人脉和资源,不适合长期发展,我支持黄圣衣解约。我是这么想的,这事可能要麻烦你出面跟黄圣衣谈,告诉她整个解约的事由荣信达来操作,600万的解约金由荣信达垫付,等黄圣衣黄圣衣赚到了钱再还给你们!这个钱我先帮她垫着,不过你不要告诉她!”
李小晚当初就看好黄圣衣,想要签她,只是张然不让签。现在黄圣衣已经红了,如果能签过来,她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她是开经纪公司的,知道这种当红的明星谁也不可能轻易放走:“黄圣衣正当红,只怕星辉不肯轻易放人,这事可能比较麻烦。”
张然对此倒是很有信心:“等我这段时间忙完,会到香江找周星池,有很重要的事找他谈,正好顺道把解约的事也谈了!”
李小晚对张然的能力极有信心:“那我就放心了,我找个时间跟黄圣衣谈谈。”
25号晚上,话剧《三个傻瓜》在魔都大剧院正式上演,1800人的大厅座无虚席。其中既有张然的粉丝,也有话剧爱好者。对于这次的演出,观众反响热烈,演出过程中笑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连续三次返场谢幕,依然无法停歇全场热情观众的掌声。李心悦在演出结束后,向媒体透露:“真的没有想到魔都的观众会如此热情。我想这是魔都话剧市场对这部作品的肯定。真的特别感激魔都的观众。”
接下来几天的《三个傻瓜》的表演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每场演出都是全场爆满,网络上一片热议,媒体也都是好评如潮。
29号《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张然话剧魔都亮相,演员不用麦克风”。
文章写道:“在各种翘首企盼中,张然的话剧《三个傻瓜》在魔都大剧院的舞台亮相。魔都大剧院门前的人民大道昨晚分外热闹,黄牛从地铁站开始就一路出现索票,而剧场里早已人头攒动,各种年龄层次的观众都早早地赶到剧场,等待大幕升起。
演出中,张然班学生以舞台上强大的现场震撼力展示了剧院的创作能量,整个表演异常出彩,赢得了谢幕时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魔都大剧院是大剧场,很多专业话剧团在此演出都会带麦克风,但张然的学生在演出中坚持不带麦克风,用人声传达了话剧艺术的舞台魅力……”
这篇文章发出后,立刻引起了话剧爱好者的热议,在魔都大剧场演出的剧团不少,但敢不戴麦克风的真没几个,而01表本只是大四的学生,竟敢不戴麦克风,这真的出乎他们的意料。
“不会吧,魔都大剧院可是1800座的大剧院,他们竟然不带小蜜蜂演出?这基本功有多好啊,简直不可思议!”
“我昨天看了,确实没有带小蜜蜂。张然班的学生确实很厉害,演得也特别好!”
“支持不戴小蜜蜂,话剧是靠语言传递信息、情感的,如果戴了小蜜蜂是对演员和观众最大的伤害,不仅话剧演员不应该戴,歌剧演员、戏曲演员同样不应该戴。”
不只是观众和媒体在议论,话剧圈的人也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国话的导演田沁鑫在博客写道:“我十二分反对话剧演员戴麦克风,我的戏,演员坚决不戴麦,我的戏在大剧场演出也不戴麦。”
当然有反对演话剧戴麦克风的,自然也有支持的。有人认为现在的话也多样了,有时候窃窃私语的场景也有出现,如果不利用电声系统的话,可能就没法让大多数观众来听到及体会到演员的表演了。
有人认为话剧剧目的类型有很多,应该区别对待。对于主要依靠故事推动而不太注重台词的话剧,对于主要依靠明星卖票甚至没故事的话剧,对于视听多媒体结合较多的话剧,戴麦克风表演影响不大。
这些讨论都是针对戴麦克风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为什么以前的演员没有麦克风能够进行演出,而现在就不行了,到底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这时,冯远怔站了出来,他在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将更多的人拉进了这场讨论中,并最终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关于表演教学的大讨论。
冯远怔文章的标题是“中国现在的表演教学一塌糊涂”!
喜欢电影教师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