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拥兵自重(三)
赵康则不管在座的乡绅、地主们心中是怎么想的,继续说到:“我的榆林炼铁厂大家想必都见到了吧?每天能产一两百万斤生铁,但是我赵康,不止是要自己发财,还要带着自己治下的百姓一起发财。所以,我准备把手中的生铁低价卖给大家,然后由你们运到其它地方去卖掉。当然,除了应该缴纳的税款,其它你们赚了多少,我是一分钱都不会要的!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
这时一人满头白发、看上去至少七老八十的老头站起来问道:“请问抚台大人,这缴纳的税款有没有个具体定数?还有这生铁如果我们购买,价格是多少?”
赵康道:“所谓税款,不止是钢铁买卖要征收,以后在我管辖的地盘上,超过10两银子的买卖都要征收5%商税,从明年正月初一开始执行。至于生铁的价格嘛,我会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你们,缴纳了商税之后,至于你们拿去卖多少钱一斤我就不管了。而且你们在运输途中,只要在我治下的土地上,我会尽全力保证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购买的生铁数量较大,我甚至可以要求各县警察局派人护送。”
两文钱一斤!这个价钱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低得不能再低的了。如果把这些生铁运到其它省份,绝对是赚钱赚到手脚抽筋。当然,得安全运到目的地才行。就算赵康的地盘上安全,但并不能保证其它地方也安全。比如说反贼闹得正凶的湖广、河南、四川。而且生铁的销售,朝庭是明令禁止的。
不过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陕西、特别是陕北境内,从来就不缺胆大的人。
一个满脸横肉,一看就不是啥善类的中年大汉说道:“抚台大人,我是葭州乡绅熊世才,我家在陕西葭州和山东都薄有家业,正好家中有几条大船,如果真按赵大人所说的一斤生铁只要两文钱,那我要买两百万斤,区区四千两银子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赵康看到生意终于开张了,高兴的道:“春梅,去拿纸和笔来记下,这位葭州乡绅熊世才要购铁两百万斤。”
春梅道:“好的,少爷!”一烟溜跑下去拿纸和笔去了。
赵康回头对熊世才说道:“由于你是第一个愿意出资购买的客户,我会安排人用铁路把你要的生铁运到府谷去,你直接在府谷装船即可,算是对你的优惠!其它人如果要求把生铁运到府谷,就必须要支付运费了!”
熊世才大喜过望,连忙跪下道:“草民多谢抚台大人恩典!”
有了熊世才的带头,剩下来的就好办了,不到一个时辰,基本上在座的乡绅有三分之一都要购买,其余的人估计在第一批人赚了钱之后,也会乖乖的掏出钱来。尽管如此,榆林炼铁厂堆积在城外的生铁基本上都已经被购买一空。
仅仅几天时间二十多万两银子就到了手里。赵福贵、春梅、冬梅都咋舌不已,心中想道:少爷这赚钱速度简直要翻了天!
有了钱,当然第一件事就是要发军饷。以前赵康麾下的八路军战士都是直接发粮食的,但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白花花的银子谁不想要?所以赵康决定以后就按一半粮食、一半银子的方式给军队发饷。
有钱有粮当然必须还要有兵才行。
而王吉祥带给赵康的圣旨上明确说明,要把山西总兵许定国调至自己麾下听用。在忙完了生铁的交易过后,赵康当即下令,要求许定国务必半个月之内率麾下山西镇全部人马来榆林报道,接受整编。自己正愁没兵呢,朝庭就送上门来。
现在陕北因为大家都能吃饱饭,又在赵康的忽悠下所有人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反而搞得没人愿意当兵了。
“吃他娘,喝他娘,跟着赵大人就有余粮!”已经成为了陕北人的口头禅了,只要在赵康的领导下,生活就能越过越好,家家户户有余粮,这种思想已经成了赵康治下所有人的共识。
上下五千年形成的小农意识让顽赵康治下的百姓们有吃有穿过后,都想去种地,就算暂时没分到土地的,也愿意去各个矿山、工地打工。安安稳稳的日子谁不想过?干嘛去过那种刀口上舔血的生活呢?
至于拉壮丁?做为新世纪红旗下长大的赵康还做不出那种事情来。
本来有粮就有兵的陕北,硬生生的被搞得征兵困难,而赵康为了保证兵源和预备役,又给各州、各县下达了硬性指标,弄得各知州、县令不叫苦不迭。现在有现成的兵源送上门来,赵康当然是来者不拒了。
然而赵康的想法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赵康的命令刚传到许定国手中,许大总兵就病了,据说病得不省人事。
赵康无奈只好再次下令,要山西副总兵周遇吉暂代许定国之位,领山西镇所有军丁前来榆林接受整编。可这时许定国的病又好了,以闯贼残部进攻太原甚急为理由,拒不出发。
这次赵康真的怒了,好不容易找到个兵源,竟然不服从命令,这是赵康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当即便派出王辅臣、王屏藩两个山西出来的守备,带上麾下八路军战士赶赴太原捉拿胆敢违抗圣旨的许定国。
不过大军刚从府谷渡过黄河,进入保德州境内,太原就传来消息。山西副总兵周遇吉带兵控制了总兵许定国,现已带山西镇共8600余名士兵前往榆林,准备接受赵康的整编。
对于这个周遇吉,赵康还是了解过的,在明朝已经彻底无
喜欢外挂大军阀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