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虽然埋下了,萧惠却不慌乱,因为此时,他虽然感觉到不对,却没有意识到,这会是改变辽夏战争的转折点,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力荐辽兴宗,就此撤兵,或者只是携带一部分骑兵,袭扰了攻击西夏,给他们点教训,而不是灭国之战。
再怎么说,这一场短暂的遭遇战,总算是大胜了,自身损失微乎其微,却歼灭了包括5000骑兵在内,2.5万的西夏军队的。
作为这一战的最大的功臣,周文秀也处于最高光的时刻,不但众人看待他的眼光不同了,就连是手下也是荣耀无比。
周文秀的出现,特别是得到了萧惠的看重,实际上,很多人是不乐意的。
在辽国,汉人虽然逐步的进入到了政局之中,甚至担任了一些的参知政事一样的官职,可是汉人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文官,武官只是做到了小官,比如说,城门官,队正一类。
也算是有将军,但是这些将军,大部分都是称号将军,是勋职,不负责带兵打仗。
周文秀,从一个八九品的文官,直接成为千骑长,这多多少少让人有些不满,特别是自诩为猛将的,一个汉人的将军,能够打什么仗。
可是这一战之中,周文秀用明白无误的表现,证明了他成为将军的正确性,武人们,心态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军队之中,又是以武力至上,不管如何,千骑破万人,直接奠定了这一战的胜利,这不是一般的武力能够做到。
这样的一个武力出众的将军,又怎么不让他们灌木想看呢?
相对于别人,萧惠此时对周文秀的表现更加的满意,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是决定胜败的焦点。
这一战,萧惠的指挥是最重要的,没有萧惠指挥若定,甚至是在关键时刻,中军移动,攻击对方的中军主力,迫使对方不能迅速的逃走,这是取得战果的关键,可是周文秀的突击也必不可少,他起到了促进作战,甚至是奠定胜利基础的作用。
如果是原来的计划,萧惠不会选择强攻,在一个时辰之中,结束战斗,老谋深算的他,会逐步的拉扯,在慢慢的接触之中,寻找战胜的机会。
还是以步卒为突破口,可是这个时间,会拖到很久很久,最少说,没有个一天,绝对解决不了战斗。
9000人对1万人,骑兵上面都处于劣势,更别说还有2万步卒,借助着实力的有时候,逐步的累积优势,一点点的滚雪球,逐步的放大,最终把优势变成胜势。
这样一来,时间上面,就会拖的很久,在黄昏,或者午后,在连续的攻击之下,瓦解他们的信心,最终,兵败如山倒。
可是周文秀的武勇,却让他改变了做法,最终一个时辰解决战斗。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周文秀战力,就算是在整个辽国,也是少见的,更别说是整体的能力,军略,战阵,这些普通辽国将军不擅长的,他都擅长,这是难得统帅胚子。
这可是最大的意外,萧惠本人是猛将出身,年轻的时候,也算是勇冠三军的,在逐步的战争之中,慢慢的掌握了一些东西,并且通过学习,把这些东西运用到战争之中,这才成为了辽国少有统帅。
正因为有了经历,才会知道这样的统帅有多难的,跟他同时代的,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走到这一步,其他,年轻一点的,勇则勇之,甚至一部分,比现在周文秀表现出来的,还要勇猛,可是没什么大勇的。
力大无脑,这是年轻的,甚至是资深将军的统一评价,或许有奇迹发生,他们会在未来,长点脑子吧。
这也是萧惠最无力,他深深知道,要从一个猛将,转换成一个合格的统帅有多么的困难,他也是机缘巧合,甚至到最后,在老师的影响之下,认真的学习了一些的军略,甚至还有一些汉族的书籍,多是历史书。
草原上,单纯人力的争强好胜,这只是匹夫之勇,真正的将军,不需要这些,只有知己知彼,明白军事的规律,这才能够成为统帅。
这也是在四五十岁之后,伴随着力量的衰退,萧惠已经不复当年只勇之后,却更加的可怕,对于战阵,对于军事上面的作用,也更大了一些。
之前,也看重了几个,只不过,让这些猛将们训练杀敌,这没问题的,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可是让他们读书,学习军略,这就为难了。
这些契丹将军们,本身就感觉比汉人,比北宋高出一头,为什么要学习他们的兵书,这不是忘本么,哪怕是萧惠强压,也是如此,根本就不屑于股。
就在萧惠要放弃的时候,这么年轻的一个胚子出现了,还是武力出众的,他当然是非常的高兴,而且对他的赏赐,也是加了码。
作为北院枢密使,韩王,萧惠有开账建制的能力,之前他也非常看好周文秀,破格把他提升到千骑长的位置的,这已经是极限了,这几乎是汉人军官,带兵的最大程度。
那些汉人,带的还是地方部队,甚至是步卒的,骑兵的很少,更何况是精锐的骑兵。
也就是周家的贡献的基础上,才达成了这一切。
可是现在,毫无争辩的功劳,击溃了1万人,俘虏了1万多,这样的功绩,还是在重人的眼皮底下发生的,这种时候,谈什么契丹跟汉人的不同,那是胡说八道。
当萧惠在中军大帐之中,宣布对周文秀的奖赏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萧惠越过了普通的将军,封给周文秀一个杂号将军,这一点,没有任何
喜欢皇宋锦绣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