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刘文静的头脑无疑是冷静而客观的。他为李世民分析了天下大势,隋炀帝躲在江都不敢出来,李密与王世充在东都洛阳僵持不下,天下值得取且可取之处,只剩长安。所以刘文静建议李世民,从太原举兵,向西挺近,进入关中,占据隋朝政治中心——长安。李世民又把这个计策告诉了裴寂,裴寂也许诺愿意帮李世民实现帝业。
综合以上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李渊和李世民都有起兵之意,两人都曾为起兵反隋做过一些前期准备,只不过区别就在于,李世民的准备工作做得更为全面,搞出来的动静也更大,而李渊的动作或许更加谨小慎微一点,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不可武断地认为太原起兵就是李世民或李渊一人之功,父子两人皆有准备,只不过规模不同而已。现在对于李世民来说,他不知道父亲李渊的态度,也不知道应该怎样鼓动父亲起兵,而对于李渊来说,揭竿而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现在缺少一个合理的契机和合适的时间。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山西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接连发生了两件事,逐渐坚定了李渊起兵的念头。第一件事笔者于前文曾提到过一次——东突厥继雁门之围后,再次南侵,袭略马邑。在《隋书·突厥传》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记载:“唐公以兵击走之”,不过,这是突厥列传中的记载,这条史料比较粗略,只交代了突厥袭略马邑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实际上李渊击退突厥的过程并没有这么顺利,反而是一波三折。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突厥入侵的时候,李渊曾派自己的副手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突厥交战,但两人均被突厥击败。要知道隋炀帝刚刚经历了雁门之围,他现在对一切有关突厥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听说高君雅和王仁恭战败,一纸罪诏立刻降了下来。李渊非常恐慌,担心最终这条罪状会落到自己头上。李世民看出来父亲的顾虑,借机跟他说:
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
李世民选择的进谏时机还是非常恰当的,但是李渊依然表现出了谨小慎微的一面:“你怎么能出此大逆不道
喜欢隋唐我来了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