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十一月过去,又迎来了十二月,天也愈发了冷了。
春秋身上已经换上了厚重的棉衣棉裤,因为天气各方面的原因,铺子里的人也有些少,不过王家铁匠铺的生意却还是很红火,尤其是之前下的那场小雪,火锅卖出去不少。
虽然春秋他们属于南方地区,可并不是最南边,每年的冬天都是会下雪的。
之前刚刚进入十二月,他们家这边就下了一场小雪,只不过雪太小,还没等堆积起来呢,就已经融化了。
这让春秋想起了她前世的故乡,那种雪大的可将人埋进去的场景,还真是让人怀念啊。
汤婆子,又称“锡夫人”,宋代就以出现。汤婆子是一种家庭取暖用具,和后世的暖手宝有这异曲同工直妙,它是一个略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
因为天冷,春秋在铺子里呆着有些动手,没办法,只好用家里剩下的拿着陶罐做了一个简易的暖手宝(汤婆子),将烧好的热水倒进罐子里,又把盖子拧紧,春秋就这么抱着它,搬着凳子坐在铺子门口。
街道两旁的行人都换上了棉衣棉裤,一个个看起来都十分臃肿,古代的棉衣棉裤都是用棉花自己续出来做好的,虽然外貌不怎么美观,可是胜在棉花多,暖和,很是实用。
对了,春秋还要说一件事,就是他们年后分家盖房的事已经定了下来,这是她爹前两天回来的时候,她奶亲自同她爹说的,因为春秋他们是二房,自然是分不到老屋的,杨李氏一合计,直接将后院那片菜地给扒了,然后又从隔壁买了一半的房子,这个隔壁不是之前因为鸡闹过矛盾的老张家,而是老王家,毕竟杨家村的主要姓氏还是王姓,而且他们隔壁这户人家家里前两年就分家了,老两口也跟着儿子儿媳去了别处,他们家的房子一直空着,所以杨李氏就同杨大爷爷商量一下,直接同那户人家手中买了一半的房子,也就是和东面房子贴着的西面房屋给买了下来,花了不到5两银子,毕竟那房子年久失修,房梁也因为之前的暴雨给冲断,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也不好多要,也因为杨李氏给的不少,人家更是将一半的院子也给分了出来,两户人家已经在杨大爷爷的见证下签了地契,就等年后开图动工。
说道分家,也就是那种分出来单过,像是家里的地啥的也都会平均分配,杨李氏因为受够了顾氏的闹腾,这次分家杨李氏直接和小叔一起过,将西边家主屋的一侧分给了大房,东面加买过来房子归二房,剩下后边的菜地和一半的主屋归小叔他们。地的话,分下来,每房都分到了一亩半的水田和两亩的旱地,这些也都是签了子的,据说她大伯娘听到后也都没有反对,看来这次她阿奶分的公平。
分完了地,还有买山的事,这是杨为柏也同杨李氏说了,杨李氏也没问他们二房哪来的钱,只说到时候去买地的时候一起跟过去一通办了,分了家,杨为柏就是户主了,到时候也不用落在杨老头的户头。
杨为柏听后自是连连答应,当然这都是年后的事,还有一个月才能过年呢,想这么多也没啥用,春秋对于分不分家倒是没少感觉,不过她娘听到能分家,甚至已经定下来了,这两天显得很兴奋,就像是重新焕发了第二春一样,不管是铺子里的大事小情,都用着极大的热情去处理,像是被她娘传染了一样,春秋这两天都是乐呵呵的模样,配上一身臃肿的棉衣,更像是年画中的小娃娃,可爱的让人想咬一口。
“妞妞,过来一下”袁氏掀开厨房的门帘,对着门口喊了一声。
“诶,来嘞”春秋应了一声,也没将手里的汤婆子放下,慢腾腾的从凳子上站起来,然后一点一点的挪到了厨房,没办法,她穿的有些厚,而且腿还短,走不动也是正常,春秋先是趴在门口瞟了一眼厨房周围,随后锁定她娘的位置,问道“娘,啥事啊?”
袁氏回头说道“你二哥快回来了,你去巷子口胡大娘那里买些糕点拿回来”
“娘,可是二哥不还有就好呢吗?”春秋手里比划这手指,一个一个的数着日子,今天是十二月六号,她哥要九号才能回来呢,现在去买,会不会有些早啊。
袁氏听后,直接笑道,“你哥他们今年放假早嘞”
春秋看着她娘那来回忙乎的身影,一脸不解,“娘,你咋知道?我二哥啥时候回来告诉你的?”难道是她二哥趁着她不在铺子的时候偷偷回来过?不可能啊,春秋直接摇头否定,她哥可不是这种无聊的人,可是不是他哥说的,那是谁说的啊。
“别瞎想了,你二哥可没有回来,是你爹回来的时候碰到你二哥了”袁氏看着闺女那低头皱眉的小模样,直接走过来点了点春秋的小眉心,“你爹去接你二哥了,估计一会儿就能回来,你去柜台里拿着银钱,去买些你哥爱吃的莲子糕回来”袁氏说完,又道“对了,你自己再买些你最喜欢的桂花糕还有虎子的枣泥糕,多买些,若是不够吃了,可别怪娘不给你买啊”
春秋听完他娘的话,笑嘻嘻的说道,“娘,那我可要多买点,听说胡奶奶做的玫瑰糕也好吃嘞,我给二哥多买点吧”春秋难得看到她娘同意她吃糕点,赶忙将自己惦记好久的玫瑰糕用她哥当借口,然后说了出来。
袁
喜欢农家田园记事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