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我想在大自然中散步的那种闲情雅致就被消掉了大部份,一下就没那种感觉了,于是想转身走回去了。
这时候,突然在前方的密林后面传出来一阵阵敲钟声,我以为是刚才那古寺里的钟声又响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啊,光严禅院可是在我身后另外那座山上,和这声音完全是相反的方向,而且这敲钟声明显不是刚才光严禅院里的钟声,就音质听上去都能听出不同,一听就不是同一个钟发出来的。
难道那密林后面另有寺院?没听说过啊。而且这方圆十多公里内,就这光严禅院最是著名,一般来说不应该还会有另一个寺庙就建在光严禅院的不远的地方,这不太符合常理。
不过这钟声又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我便有点好奇了,于是继续往前面走去,想走拢去看个究竟。
很快就来到了发出钟声的那片密林前面,望眼看去,这密林非常深,里面杂草丛生,一看就是很久很久没有任何人到这里来走过的。我心想,那里面的寺院里的僧人居士们难道是隐居在里面很久没往外走过的?
钟声已经停了,但发出钟声的位置我大概已经确定了,于是我拨开像人一般高的茂密杂草,慢慢向着这连阳光都透不进来的丛林里面走进去。
丛林里也是很奇怪的连一点鸟叫声都没有,完全寂静。我一边拨着乱草,一边慢慢前行,手和脚被藏在杂草里的荆棘划出了许多小口子,不过那对我来说都不是事,因为出来这些日子很多苦都习惯了。
就这样慢慢走了大概半公里,突然前面的密林一下没了,豁然见到一片凹下去的山谷,要说是山谷其实也不准确,因为那里并不深,其实就是比这片密林要往下低下去一些。但是那片山谷非常大,就像一个很大的广场一样,比我家乡蓉城的天府广场可是大多了。
但是让我震惊的并不是这片如超大广场一样的山谷,而是一座座落在这个山谷广场上的一个规模相当宏大的如宫殿般的建筑群。
这个建筑群是古代风格,但我因为才疏学浅,看不出具体是哪个朝代的,整个建筑群是被一条围墙围在里面的,所有的建筑都是宫殿模样,上面的房檐建得很是讲究,金黄色的瓦,上面塑立有一些不知道是人还是神的各种姿态的雕像,姿势不一,有站立着的,有坐着的,还有单腿站立的和盘腿的,另外还有一些鸟和兽的雕像,都在建筑的屋顶上和瓦尖上。
宫殿的殿身外墙是橙红色的,外墙外面还立有许多深色的高大的柱子,作为支撑宫殿建筑的骨体。宫殿有许多,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大部份都是大宫殿,而且这些宫殿的排列都很考究,没有重复,没有古板,完全是一种艺术的组合,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相当壮观,我在电视上看过北京故宫的航拍画面,镜头从直升飞机上拍下去看整个故宫,而我现在俯视那建筑群就是那种感觉。而把建筑群围在里面的那个围墙,也并不是光的墙,墙的顶端也有墙檐,像宫殿的房檐一样,墙体也是色泽浑厚明亮的。
我正纳闷这些建筑是什么,就听到又一阵钟声从那片建筑群里传来,“铛……铛……铛……”,悠扬空灵,但是让人内心能感到一种平静。传出钟声的地方是一座高于周围宫殿的小堂楼,估计是专门的一座钟楼。这时候我又看见从另外一个殿后面拐出来一位拿大扫帚的僧人,走出来在那殿门外的前院地上扫地,原来这建筑群是一个很大的寺院啊。我知道佛教里的钟声有着超度众生的效能,所以能听到寺庙钟声其实是一种福缘。不过这寺院却看不到任何游客,唯一看到的就是寺院建筑群间偶尔走过的少量都穿着僧衣的出家人。
我觉得有点奇怪,这么大的一座寺院,比开头那个光严禅院要大多了,就算是位在这深山里,但也应该或多或少都会有游人或香客来烧香拜佛或者参观的,怎么看上去一个从外面来的善男信女都没有?
这时候我肚子里在咕咕叫了,我这次出来吸取了上次和飞哥他们外出时没食物的教训,这次我背包里随时都带有吃的干粮以及饮用水,不过刚才从山下一路登上来,到现在我都并没吃过任何东西,一是刚才还没怎么感觉饿,二是干粮终归当不了正餐,我的原则是能吃好好的正餐就尽量不去吃干粮,毕竟正餐再不济也会比干粮可口些。现在看到这么大一座寺院,我便打算去这寺院里好好的吃一顿斋饭。我以前在家乡的文殊院吃过斋饭,虽然都是素,但感觉很好,现在这座寺院这么大,里面的斋饭应该也做得很有特色。
于是我往山谷下走去,在密林口看着那山谷就在眼前,但走起来却需要左拐右拐,要绕开那些山岩石壁,而且完全没有路,连小径都没有,下山谷的途中脚下除了杂草就是乱石,我实在搞不明白那么大的寺院里那么多僧人平时是怎么外出的,这连路都没有,他们难道个个都比金庸笔下的少林寺武僧的轻功还强百倍?
就这样,我在这山间乱石中摸爬了近半个小时,终于下到了山谷里,怀着一会儿进斋堂要大吃一顿斋饭的美好愿望来到那个
喜欢鬼招手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