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等了一段时间之后,江结時专门派了几个侍卫来上海接简一家。当然,如果那个罗斯福营的指挥官卡尔逊上尉能一块儿去南京就更好了。在委座心目中,他也把这个什么罗斯福营,当成了罗斯福总统的卫队。那么这个什么卡尔逊上尉,那就等于是罗斯福总统的特使。中国现在就希望英国(那时候在中国人心目中,英国还是排在美国前面)跟美国帮自己抗日,这个特使当然要郑重接待。
这当然是埃文斯求之不得的好事。斯诺这条路被简否定之后,埃文斯跟几个海军情报部的老同事商议了很多办法觉得都不是很可靠,他感到还是江委员长这条路更为稳妥。当然埃文斯也一定会陪同,毕竟把罗斯福女士护送到目的地,在他心目中这是总统先生交代的任务。作为一个美**人对于总司令官的命令,那是几乎毫不犹豫的。
这几个侍卫来上海之前,委座的指示是顺便把江孝真和杨柏嘉也接回去。毕竟这么长时间这战场观察的任务应该是没问题了,再拖下去就很危险了。再加上由杨柏嘉帮着护送简一家,在委座看来这也是融洽他们杨家的关系的重要一招。
作为最高领导人,委座自然知道这几年杨才声跟夫人关系不太融洽。他觉得庆幸的是,简一直没有跟杨才声离婚。这就很不错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当然认为这是简决定跟杨才声过下去的标志。毕竟别说是民国时期了,就是现在有几个中国人能搞得清美国人的想法。
委座派来的是四个侍卫,在现在这样侍从室人手捉襟见肘的时刻这已经很不错了。这四个侍卫找到战场上時,正好是杨才声负伤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4号。孝真不愿意走,柏嘉因为悬心父亲的伤更不愿意走。
实际上这时候整个淞沪战场已经非常紧张了。本来8月13日开战之后中方就开始大举增兵,15日**第2、11、61、98师等增援部队即到达。在这一天日本决定组成上海拍遣军,由松景石根指挥第3、11师团增援上海。这是双方的第一次增兵。
8月20日,中国正式成立大本营,划分全国为五大战区。其中沪杭所属的第三战区兵力由19个师增至70个师,增援部队开始从全国陆续赶往上海。这一天日军的部分援军开始在吴淞登陆,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战役初期,中**队围攻的阶段。
8月22日到23日,上海拍遣军主力开始在川沙口一带长江沿岸及吴淞铁路码头附近登陆。这标志着前期围攻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上海攻防战的开始。
9月11日,日军将第9、13、101三个师团编入上海拍遣军,增援上海。这标志着日军转入反攻的开始。到9月底,**在日军优势火力下损失巨大,被迫放弃长江沿岸地区退入二线阵地。
到10月初,日军在上海已经投入5个师团加一个混成旅团,但实际上进展不算很大。整个10月间由于**的兵力优势相当大,上海拍遣军打得非常苦,很多部队士兵几乎换了一茬。受此鼓舞,委座不顾杨才声、陈诚、白崇禧等人的劝阻,决心在上海同日寇决一死战。更关键的是,中**队要打出威风,要让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倭寇把这个大话咽回去;也要让西方看到中国的政府和人民拼死抗战的决心,所以委座绝对不愿意在这个关键时刻软下去。
这个时候包括张发奎在内的将领,都很担心日军和上一次一二八淞沪抗战一样,在上海外围来一个大迂回登陆。但这个时候委座一方面不想认输,另一方面也听信了德国顾问认为日军已经抽不出新的兵力(华北也打得相当激烈),他们的所谓登陆和侦查都是扰乱中**队视线的佯动这个建议。
10月4日日军的第3师团、第9师团都逐渐展开之后,日军不但没有进展而且伤亡率直线上升。在这样的局势下,10月9日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在杭州湾北岸登陆,第二天确定就在金山卫附近。登陆时间确定在10月30日,为此目的组建了新的第10军。这个第10军也是南方军的一部分,但不归上海拍遣军管,只是理论上算是它的一部分。很明显,这说明军部对松景石根的战绩非常不满意。为了增援松景石根,还把华北的第16师团抽出来加入上海拍遣军。
杭州湾北岸登陆在地图上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前面说过上海实际上是向东伸出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它的北面是长江,东面是东海,南面就是杭州湾。从杭州湾北岸上陆,就是上海的南面。
上海拍遣军第一次登陆是上海北面的长江沿岸,中**队在中间一点的上海市区正在围攻,所以从北面上陆的日军就等于抄了我们的侧背,逼得我们不得不转攻为守。
现在打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上海拍遣军打得非常糟糕,伤亡惨重,进展很小。日军鉴于已经打成胶着的现实,而且对松景石根的指挥非常不满,所以宁肯组成独立作战的第10军在杭州湾北岸作第二次登陆,也不愿仅仅加强上海拍遣军的兵力。只给松景石根增加了一个华北调来的师团(16师团)。
如果我们展开地图来说,第10军登陆之后淞沪战场的形势就变成:中**队在中间上海市区,北面是从长江江岸上陆的上海拍遣军,东面是东海也就是日本的海军舰队,南面是杭州湾北岸上陆的第10军。如果南北之敌加快速度合拢西面的缺口,我军将会被四面包围。现在大家应该明白我军有多么危险了吧?
中国对于敌在杭州湾登陆有没有
喜欢杨家抗日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