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an.y。是一份影响因子已经达到7.696分的期刊。宗旨在于发现新的化学理论,追踪化学领域的最前沿。其为周刊,每年有13000篇各种不同的领域的论文、简报等内容刊登。
但不是说在13000篇论文这种基数庞大的论文期刊上发表文章就一定是一种简单的事情。jam的论文依旧非常严格,秉持这一贯的原则,所以并不是想上就能上的,而君信却说的轻描淡写,实在是让坐在他对面的两位教授有点不知所措。
君信并没有注意到两位教授的异样,可能就算注意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如果研究方向已经确定了,研究的思路甚至也能有,最重要的是,研究的时间也是相对非常充足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做不出成绩来,那么这个实验室也就没有必要留着他们了。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张教授和许教授两个人便离开了,而君信也抽出难得的时间处理自己这段时间积压下来的工作。
说是积压,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只不过是处理这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化学实验室组建的事情而落下的一些通信。
80年代的中国,电话的使用相对来说并不算很普及,使用电话的人家也大多数是那种非富即贵。而且一般电话在平时的生活中用的比较少,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大多数都是以书信通讯的形式进行的。
君信是水木大学数学研究所的正式员工,是教授级别的研究员,本来自然会安装一台电话。不过知道这个办公室电话的除了数学所的几位教授和学校高层,其他的人还真的不知道。
就算是在国际上,事实上知道君信的办公室的电话号码的人也不是很多。除了因为要经常性的与国外的一些数学家保持联系了解数学界发展的最新状态外,而将自己得号码告诉了几位数学家,其他的并没有人知道君信的号码,但是因为其发表的论文中包括了自己的通讯地址和单位,所以最后很多都是以信件的形式寄到了水木大学。
而随着莫德尔猜想被越来越多的数学家认可,在世界数学前沿,君信这个名字也是广为人知的了。使得国内外有许多的数学家或者一些数学研究者经常写信给君信讨论一些数学上的问题。
80年代,是人们结束了黑暗的沉沦,面对西方未知和显得迷茫而不知所措。君信便成了中国数学界中的一代传奇。
年少有才这样的话已经不再出现在人们的口中,对于文章能在国际上最顶尖的杂志上发表的君信,许多的青年人都将君信当成了偶像,继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大批的信件。
刚开始的时候,君信收到的信,都是一些专业的数学家寄过来的信,但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数学爱好者也开始写信寄信给君信,信的内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
好的方面,在君信看来便是那些专业的数学家寄过来的探讨数学界的最前沿的研究问题是最引起他关注的。无论什么时候,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能够和自己的同行交流最新的看法,总能够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启示,这也是到了现在,没有一个科学家愿意闭门造车的独自研究而完全的与世界隔离。就像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怀尔斯教授一样,就算是一个人独自秘密证明了它,但也不是隐居荒山野岭,与世隔绝。
不过坏的方面也随之而来,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了君信所做的东西的含义,给他写信的现在大多数变成了那些对数学抱着一腔热血,但一看就知道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那种,往往来信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
就比如君信手上的这一封信,信的内容在君信看来是完全扯淡的东西。在信中,作者居然非常肯定的宣布自己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并且还在信中附上了自己所谓的证明。
君信没有去看作者的名字,但是仅仅看了作者在信中信誓旦旦的说明,君信就一阵冷笑。费马大定理不是不能被证明,但是证明人怀尔斯在证明过程中作用了大量的代数几何的知识,模形式,椭圆线等等的内容,一个一看上去就知道没有受到过严格的数学训练的人,居然信誓旦旦的宣城自己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对比,出了“呵呵”两句,君信就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话了。
关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费马自己在后面写了一句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它,只是那边空间太小,写不下。
费马的这句话在主流的数学界一直认为是完全不可信的,起码君信自己是不相信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是一项工程浩大的项目,怀尔斯教授花了整整七年多的时间放弃了与证明无关的一切工作,最终历经种种,才证明了他。中间整整相差了358年的时间。如果说费马真的有一个巧妙的方法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话,等于直接宣告在接下来的358年间,没有一个数学家超越过费马,包括了欧拉,高斯,黎曼,庞加莱等等一代代数学大师天才。
这样的信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在北京大学数学系经常遇到。自陈景润做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2之后,北京大学的数学系经常收到宣称已经彻底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然而其内容无一例外全是错误。
王元教授在提及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时候,曾经明确的说过,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必须要懂得解析数论等高等数论的知识。原因在于,数论是研究整
喜欢学霸神途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