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一种很有危机感的生物,他们习惯用威胁论去考虑且对待许多事情。宇宙如此广袤,他们天天幻想地球以外的其他高等生命很可能会哪天就打上门来;就算不打上门来,自己这边还有相应的机器人跟人类争夺战,总之就是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迎面而上。
几十年前第一个克隆人诞生并且迅速的夭折之后,那名科学家由于违法获罪入狱,就此拉开了艺术作品上克隆题材的狂欢。而除此以外,人类机械化、人工智能甚至神秘的黑客也一直在电影非常热衷的科幻题材,包括时空折叠、缸中大脑、蝴蝶效应导致穿越之类的类型也向来经久不衰。
人们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憧憬,向往着高科技,但通常这种类型的电影,未来的世界却总是一片废土。
那就是说以后很可能会涌起不少这种类型的电影。
一个题材的井喷往往代表着机遇跟不幸同在,因为被许多相近的剧本包围住时,筛选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人总是会审美疲惫,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同时热题材也代表了人气跟热度,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你听起来好像有个打算好的剧本?”顾云开看了看顾见月有点失落的表情,好奇的问道。
顾见月摇了摇头道:“也不算是打算好吧,只是比较看好,是个拍缸中之脑相似的电影,我觉得很可行,不过跟你拍摄的档期有冲突,所以还是算了,不算是什么很要紧的,我只是觉得这部电影很有创意,说不准能拿奖,不过咱们也不缺那么一部。”
这就不必再说了,顾云开略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后来听说那个角色被一个想转型的“花瓶”明星拿走了,没激起圈子里头多大水花。
顾云开对自己的定位可以说比较清晰,或者说是在进入到这个圈子之后,他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是分层的,比如说他在中等制作的电影里跟普通的电视剧里堪称演技高超,但是如果想冲进超级巨星的圈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跟夏普一样一人千面,拿奖杯拿到手软;要么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靠钱,只要他一出面就代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明星说到底只是一种商品,顾云开也没打算把自己包裹成老艺术家的档次,前者他是铁定没有希望,有生之年能不能赶超到夏普在《永恒的孤独》里那种演技还是未知数,学到老活到老不是坏事,他也很努力的在进步,但是夏普除了演技,他的星途还同样是建立在相当多的成功作品上。
顾云开一怕累二怕死,所以对于娱乐圈个别对演技畸形的剑走偏锋式审美,并不是很敢挑战——帝国近期的评奖标准有点比较微妙的就是但凡人物角色越怪异扭曲,好像表示演技越好,尤其是怪咖变态、神经病人之类的角色,而相反比较正常的角色,反而就不出彩。
因此在奖项上,很是随缘,而巨大的商业利益,则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作品跟角色说话——比如说,要么塑造一个系列作品里不可或缺的经典角色,譬如说钢铁侠跟杰克船长那样的人物,要么就斩获不少高票房,告诉整个圈子你到底能有多挣钱;还有种艺人就比较特殊,他们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跟流量,可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你说她是演员吧也不算,是歌手也不对,简单来讲就是快速消费下诞生的产品。
姚柔柔走得就是后者的路,她的演技不算非常厉害,可是流量相当大,出了名的话题女王,只要有足够成熟的商业运作,那么商品就能一件件批发出来。
顾云开没有那么成熟的商业运营,也不打算让自己变成高速消费的商品——这条路子走起来可不轻松,所以他最有可能的就是通过电影的票房来让自己加速成功。
经典角色要比不同的角色来得更轻松一些,毕竟系列电影一旦成功,就有老本可吃,而每部新电影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赌博。
说到底,还是定型。
可有时候你就是想让自己定型在一个经典角色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顾见月跟顾云开想得不同,顾云开的人生目标随时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意跟对未来的规划而改变,就好像他曾经想做一个被人们角色跟演技的好演员,那是因为那时候他对未来没有非常确定的目的;而现在他的人生需求变成了能跟简远相配,就不得不考虑速度让自己上升的方法。
而顾见月要单纯点,她觉得哥哥是个有追求的演员,愿意把自己的生涯奉献给不同的角色。
而顾云开在前途一片光明,在圈子里刚刚稳定下来站住脚的情况下,答应史密斯的工作邀请,原因也很简单。
正如之前所谈到的那样,史密斯的文艺片的确是烂,不过文艺片本身就没有商业片对事业那么苛刻,投资小利润低,能不能得奖全靠裁判跟之后宣传操作,失败也是常态,毕竟艺术并非人人都能欣赏,只不过是史密斯的片子向来贬多于褒。
这是不利的地方,也是顾见月最担心的地方,这一路太过顺风顺水,她开始习惯成功,反而不适应失败,尤其是这种确定的失败。
可对顾云开来讲,成功的定义却绝非这么简单。
之前头脑一热答应史密斯的邀请,在简远这个巨大诱惑力的煽动慢慢冷却后,顾云开就开始理智的分析整件事能够得到的利益。
第一就是商业片的机会,是人就有毛病,心永远是偏着长的,史密斯对他的独立电影有
喜欢男神总想退圈卖保险[娱乐圈]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