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现在都不在宫里了,还哪能是千牛备身啊?皇帝啊皇帝,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是还要给我不切实际的希望,还是只想以此来弥补以往对我的缺失?但是,现在这一切不都太晚了吗?我应该拥有的时候,你没给我;我已经失去的时候,却反而给了我这个“名份”……然而这一直以来,我要不是有实就无名,要不是有名就无实,何尝有过真正地同时“名实相符”的呢?
于是,看着这一枚千牛备身的印信,李世民不觉又是泪湿衣襟。
就是这样,虽然那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包袱,他却花了好长时间、流了好几次眼泪,才好不容易将里面的东西都一一清理了出来。可是,当他看看那已经空空如也的包袱,又看看堆放在一边的侍卫服等原来放在包袱里的物事,他又犹豫不决了起来。
真的……这些全都不要了吗?
明知自己应该与过去这一年里在宫中与皇帝纠缠不清的一切来个彻底的决裂,可是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将其中一套适合现时这个季节穿着的侍卫服又放进包袱里,千牛备身的印信、千牛刀也陆续地给放了进去。他一边这样做着,一边在心里像是要说服谁那样暗暗的想:这次出门,兴许会遇上什么意外的事情,随身有这么一套千牛备身的行头,危急关头可以拿出来装扮成宫廷侍卫,说不定就能因此而逢凶化吉呢!
他这样想着,一只手又完全是不听使唤的把那条纱罗披风也放进了包袱——尽管这一件衣物是怎么也无法用他心里“编造”出来的那个借口解释得清楚为什么它也要放进去的。
然后,他又检拾了几件自己日常穿着的衣服,还有地图、银两、长剑等一应出远门时必需的物事。最后,他坐在书案之前,写了一张字条留给父亲,里面只是简单地说自己想出门远游一段时间,并没有确切地说要去哪里、要去多久以及要去干什么。
如此收拾停当,天边已露出鱼肚白,鸡鸣之声也此起彼伏的响起了。他和衣闭目假寐,等到天色已然大亮,便提起那包袱,到马廊牵了坐骑,径直走向大门。大门那儿自然有家仆在值夜守卫,但他只是冷然地下令他们给他开门,不作任何解释。那些家仆看他一副远行的模样,虽然心感疑惑,但看见他脸上那冰冷森寒的神色,就谁都不敢多问一句,更不要说试图阻止了,赶紧开了大门,躬身送别他离开。
李世民出了家门便飞身上马,不消多久已从太原城门穿过,疾驰于茫茫的旷野之上,如黎明前的最后一道流星飞逝于苍茫无垠的天穹之中……
后记:
1、离开了反而思念更盛~~世事就是这样矛盾的啊~~
☆、杨广x李世民-280 木诏
280 木诏
李世民出了太原城,沿着汾水向东而行。策马奔跑了一个时辰有多,便勒停坐骑稍作歇息。他下马坐在河边,伸手捞起河水洗擦手脸各处——虽然中秋已过,但秋老虎的余威犹在,他刚才跑了那么一段路,已是热得满额是汗,将清凉的河水泼到脸上,既是洗去汗水,也是冲去暑热之意。
他捞起河水的时候,河面一块木头随着水流漂到他跟前,被他的手挡住而停在那里。他随手捡起那木块,又随手的抛开。可是那木块漂啊漂的,又移至他手边停下。他又拿起那木块,正要再次抛开,忽然觉得手指触碰之处,能感到那木块上凹凹凸凸的似乎刻着什么。他把那木块拿到眼底,仔细一看,果然那木块上确实是刻了东西,而且……是字!这显然不可能是木块天生而成,只可能是有人故意而为。他把眼睛凑得离那木块更近,在阳光之下逐字逐句地辨认那文字的样子。终于,当他把那木块上的字都辨认出来之后,不觉倒抽一口冷气,双眼向着西北方向眺望过去。
原来,那木块上刻的竟然是一份皇帝的诏书!
据那诏书所说,皇帝在洛阳过了中秋之后,就带着一众随驾的皇子廷臣向北而行,用意是巡视与突厥接壤的北方边境,大概也有着向突厥示之以威的用心。不料突厥没有被这大隋皇帝的“示威”之举所震慑,始毕可汗反倒是尽倾全国几十万兵马潜伏在皇帝北巡的路线之上,只等皇帝经过的时候突施偷袭,好把这大隋天子生擒活捉。幸好始毕可汗的可敦乃大隋嫁到突厥去和亲的义成公主,她得知此事,赶紧派亲信飞骑前去报警。仓皇之间,皇帝与一众随行的大臣只来得及就近跑进雁门郡的关城之内,据城拒守。
可是突厥大军早有预谋——事实上,今年三四月之时始毕可汗遣颉利、突利等人前去觐见皇帝,就是以此为名前去长安探查皇帝身边的护卫兵力的虚实——,这时虽然偷袭之计未能得逞,却也不肯就此罢手,几十万铁骑把雁门重重围困,竟是围了个水泄不通,皇帝一连派了几支军队出城试图突围而出向外报信,却都惨遭全军覆没之灾。
连皇帝被困的消息都传不出去,更不要说护卫圣驾突围了。一众君臣正在愁眉不展之际,终于有人想出一条妙计,就是在木块上刻写诏书,诏命天下各地前来雁门勤王,然后将之投入汾水之中。如此一来,木诏随水流出雁门,被人捡到了就能把这里的消息传将出去。
李世民在看完这木诏的那一瞬之间,只想立时就带着这份木诏打马返回太原城内,向父亲李渊禀报此事——姑且不论他挂怀皇帝安危之私心,便是在公而论,父亲如今
喜欢杨广X李世民:杨花落,李花开请大家收藏:(m.bxwx.win),笔下文学网更新速度最快。